時間:2023-04-14 15:18
大
中
小
來源: 文水政法
“治國猶如栽樹,本根不搖,則枝葉茂榮”,治國安邦重在基層,基層治理網格化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做法,需要因地制宜、與時俱進,將黨建引領融入社會治理各領域和全過程。東夏祠村堅持黨建引領,以“以一張網格管治理”為切入點,深化“黨建+網格”治理模式,形成了“政治、自治、法治、德治、智治”五治相融合的治理新格局。
東夏祠村緊緊圍繞“人、事、地、物、組織”五大治理要素,科學織網。立足界定清晰,便于管理,將全村劃分為三個村級(組)網格、24個微網格,實施全科網格,“一網覆蓋”,積極構建“村黨支部——網格黨小組——黨員聯系群眾”治理模式。二是用好黨員、干部、村民代表、志愿者四支隊伍。建成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、直接到戶、覆蓋全村的全科網格組織框架,將全村530戶村民、十戶駐村企業全部納入網格化管理,支部委員任網格長,志愿者任微網格輔助員,做到格中有責、責任到人,確??h、鎮、村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。三是服務凝心。緊盯群眾“急、難、愁、盼”問題,開展“黨員爭先鋒”“網格化糾紛”服務活動,形成以黨員干部為主體,各類鄉士人才共同參與的治理新格局?!叭嗽诰W上走,事在格中辦,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鎮”的治理模式得到充分體現。
一、政治——全面引領
近年來,東夏祠村堅持黨建引領,全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,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固樹立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堅決捍衛“兩個確立”,形成了黨的建設這項偉大工程不斷加強、村內進一步和諧穩定、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“三贏”局面。
二、自治——全面引深
東夏祠村先后建立健全了村民議事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,完善了村務、財務公開制度。推行“五議兩公開”工作法,用村民自治的方法處理問題,凡遇到重大問題都要通過支部提議、兩委商議、顧委參議、黨員大會審議、村民代表決議的方式討論通過。在幾年的推進過程中,群眾一次次充當了主角,實踐證明,只有這樣的治理才能得到群眾的廣泛擁護和支持,才能真正實現“治理有效”。
三、法治——全面強化
東夏祠村圍繞農村綜合治理,強化平安建設,對標上級工作要求,設置村級矛盾調解室,有序引導村民合理訴求,有效化解各類村民矛盾糾紛。組建各類村級綜合治理組織,除民調委、治保會、警務室、法律顧問、義務巡防隊等平安建設綜合體外,“雪亮工程”正常運行,“一約四會”健全,法治宣傳廣泛開展。全村多年來無重大治安刑事案件、越級上訪和非法宗教活動,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,封建迷信全面破產,鄉村治理穩定順暢。?
四、德治——全面完善
通過制定村規民約,讓村民們的日常生活有規可依。開設“孝德講堂”,植入“德”“孝”文化元素,弘揚“好為德于鄉”的鄉賢精神,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、接受教育、付諸行動,使鄰里文化、勤廉文化、書香文化、法治文化等蔚然成風,“知榮辱、睦鄰里、懂感恩、尚法治”的新風正氣逐漸形成。深入打造“尚法為雅、善治為安”的法治鄉村,堅定文化立村。在村內主要街道打造了凸顯黨的領導,以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孝賢為主題的文化長廊約8000余平米,村民素質有了明顯提高,村內各個角落洋溢出移風易俗的良好氛圍;自2016年起,每年進行文明戶評比活動;通過三八婦女節、七一建黨節,表彰各類文明戶、優秀黨員、先進工作者、學習標兵近200余人次,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,既提升村民的精神風貌,也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,形成了良性的文化生態。
五、智治——全面保障
要強化互聯網思維,善于運用智能化手段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,使互聯網這個“最大變量”變為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“最大增量”。深入推進“雪亮工程”建設,切實提高各類風險隱患預測預警預防能力,推動相關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、互聯互通、開放兼容,實現技術融合、業務融合、數據融合。
鄉村振興是篇大文章,需要穩扎穩打、久久為功。東夏祠村將進一步推行網格化服務,不斷提升基層隊伍素質和黨組織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水平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,抓住以“宜居、宜業、和美”三個重點,努力扮靚“面子”、夯實“里子”,繪就精美、民富、人和的新時代東夏祠村。